徐培晨:号猿公,1951年生,江苏沛县人。现为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后导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外友协文化交流院院长,一带一路“艺述中国”文化交流大使。其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俱佳,功底深厚、笔锋老辣。尤精猿猴,被业内、外美誉为“东方猴王”。被廖静文先生定论为“开宗立派的猿猴画大家”。猴画更被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教授高度评价为“继宋易元吉后唯一人而已”。中国国画...
山海情怀·徐培晨教授名山大川写生之旅——韶山行

发布日期:2012-02-27    访问量:99

山海情怀·徐培晨教授名山大川写生之旅——韶山行
深入生活采集素材 赴湘感悟伟人精神

翻开《韶山的故事》中“韶山”一说:“舜帝南巡,奏韶乐于此,故名。”

  韶山,毛泽东的家乡,这块红土地饮誉着华夏人民奋进不屈的精神。带着崇敬与敬仰,由著名中国猿猴画大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徐培晨教授领衔,著名美术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左庄伟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彭利明先生,画家乔文爱女士,画家刁斯为女士,还有翟优、王杰先生与随行采访的本栏目主编应稼昌参与的“山海情怀——徐培晨教授名山大川写生之旅”赴湖南韶山等地写生采风。2月20日下午,写生采风团飞抵长沙,傍晚时分到达韶山,受到韶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小林先生和湖南沛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端锋董事长等友人的热烈欢迎和接待。

  2月21日上午,徐培晨教授一行来到故园,看到毛泽东曾经住过的地方颇有一番感慨,并禁不住背出毛泽东在1959年到韶山后写下的《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是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气魄,不能不让徐培晨教授为之动容,诗词与书画是相通的,53年前毛泽东到韶山写下这不朽的诗篇,而今徐培晨教授来此地写生采风,将用其画笔描绘出今天的韶山和那“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之艺术。

  来到韶山广场,眼前矗立着巨大的毛泽东铜像,毛泽东铜像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有一幅照片记录了在1993年12月20日毛泽东铜像落成时日月同辉的真实画面。写生采风团一行向毛泽东铜像敬献鲜花、徐培晨教授还向毛泽东铜像献上了他自己的专用酒——猿公酒。毛泽东铜像的广场进口处有一个像中国地图的巨大石头,上面写有“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因为上面没有落款,但一行的书画家都认出是中国著名书法大家沈鹏写的。

  南岸,毛泽东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门前有一副对联:“湖堤南岸重关锁,虎踞龙盘气浩然”。韶山乡间一座座普通的私塾,无疑是毛泽东成长的摇篮,是他辉煌人生的起跑线。徐培晨教授现场拿出速写本,画出了南岸的一景,左庄伟教授也用小本子记录下南岸的一角。

  韶山冲上屋场,有一栋坐北朝南的“凹”字型农舍,这里就是毛泽东的诞生地。故居中共有房屋18间,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1910年的秋天离开这里外出求学。故居前面是一口长满荷花的池塘,叫南岸塘。在故居池塘的对面,徐培晨教授拿出笔墨,展开画夹,即兴写生毛泽东的故居,立刻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的居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彭利明先生在南岸塘边接受了笔者的采访,他说:“来到韶山,来到毛主席家乡,缅怀毛主席,瞻仰毛主席故居,不仅对我们的艺术创作,还是对弘扬传统革命精神是一次好的锻炼,也是一次很好的生活体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那么的亲切,让人产生很多的联想。徐培晨先生不仅擅长画猿猴,还擅画山水,画景致。作为一名艺术家,应该全面地发展,把一个人真正的潜能发挥出来,所以徐培晨先生来到韶山,画这里的山水,画挺拔苍松,画环绕翠竹,这种感觉在别的地方很难见到,对于艺术家是一种充实,是一种感悟,也是他找到新的创作基点的机遇。”

  马克思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毫无疑问,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在毛泽东遗物馆里徐培晨教授看到毛泽东打了许多补丁的睡衣时禁不住感慨万分。

  下午,徐培晨教授一行来到了滴水洞。滴水洞是毛泽东祖辈的安息之地,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回故乡的住地。滴水洞天,是韶山风景中一个著名的景点群,由滴水幽壑、虎歇坪、龙头山等自然风光与滴水洞一号等建筑组成。在盛开的蜡梅前徐培晨留下了身影,境幽景优,人在景中如置身仙境。徐培晨教授、左庄伟教授、翟优、王杰、应稼昌经过努力的攀登,终于上了虎歇坪,这里称为“天下第一福地”,向毛泽东祖父墓献上鲜花后,与两只老虎合影,在左庄伟教授一再坚持下,大家走过同心桥来到虎亭,真可谓是一览众山小,风景这边独好。下山后大家参观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看到了毛泽东为新中国奋斗的一生。

  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是对衡山的赞美。衡山,又名南岳,是我国五岳之一,中华祝颂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南山”即衡山。

  2月22日,徐培晨教授一行来到了衡山,

  在祝融峰三个大字前,展开了“山海情怀——徐培晨教授名山大川写生之旅”的衡山横幅,进香祝愿,还在赵朴初题写的“南岳衡山”寿桃前留影纪念。南岳四绝是:“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 山巅祝融峰,海拔1290米,登衡山必登祝融。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云:“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这两句诗既写了祝融峰的高峻、雄伟,又写了衡山烟云的美妙。徐培晨教授在衡山看到各种奇特造型的松树时兴奋不已,有似龙、迎客松,还有不少怪异的松树,在云雾缭绕中透析出无限的魅力。

  磨镜台位于南岳半山亭中心景区,因中国南禅七祖怀让以磨砖作镜之举道顿江西马祖道一,故名。在磨镜台,徐培晨教授又用画笔记录下远处的胜境。徐培晨教授说:“这次到衡山写生,是我全国名山大川写生的一部分,这里云雾缭绕,云雾当中松树姿态优美挺拨,横出的枝杈显示出与大自然中的风、电、雷、雨、雪进行搏斗的精神,所以才形成了铮铮硬骨的独特姿态,给人以雕塑般的感觉,这与我在黄山看到的松树有所不同,不过它们的整个精神是一致的,这种艺术的感觉让你看到就会在心里散发出敬爱之心,爱戴之意。当我拿起画笔来表现它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就会很入画,就能给人以精神鼓舞与力量,我觉得在这片优美的土地上,植物动物繁荣生长,大自然和谐的魅力使山常青水常绿。”

  2月23日上午细雨濛濛,写生采风团一行来到了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杰出的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故居。齐白石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故居南正房,在家乡读书、放牛、砍柴、学木匠、习绘画,研习诗、书、画、印,在此奠定了成才的基础。徐培晨教授在徐悲鸿电视连续剧里演示齐白石画虾,也可谓是艺术之缘吧!在雨中,徐培晨教授激情迸发挥笔,完成了其具有意义的又一幅写生作品,并在少年齐白石研习虾和临摹虾的场所星斗塘留影。离开齐白石故居,来到了彭德怀的故居,再一次感悟了新中国缔造者们的爱国情怀。

  2月24日上午,写生采风团一行来到了毛泽东青年时代就读的湖南第一师范,徐培晨教授说他与第一师范有缘。在橘子洲头大家感悟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诗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岳麓书院为中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一千余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历经宋、元、明、清时势变迁,迨及晚清(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大门上“千年学府”四个大字特别醒目,最有趣的巧合是在一副对联上有徐培晨教授的夫人刁斯为的名字,对联写道:“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沅生芷草丰育兰花。”

  著名美术评论家左庄伟说:“徐培晨教授的名山大川写生活动从黄山始,经南海,历西双版纳,这次又走进人杰地灵的湖南,在这块山水间诞生了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任弼时等和一代书画大师齐白石。这是一次红色之行:在韶山、湖南第一师范和橘子洲头感悟到伟人的心怀和历史功绩,一山一水都寓涵着伟人的精神气质;在齐白石那宁静、简朴的故居茅屋前画家培晨领略到了一代书画大师的山水草木灵气。

  古人论山水云:‘五岳归来不看山’,培晨教授登上南岳衡山之巅又亲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云雾中的南岳神秘莫测、博大精深,衡山散发出真善的福音、高耸挺拨且多姿的松柏令人遐思,从岳麓山散发的千年书香文气,培晨教授都历历在目,湖南的自然灵气和人文精神将走进他的山水画创作,将展示于社会公众。”

  江苏金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南京广厦美术馆馆长翟优先生介绍道:“‘山海情怀·徐培晨教授名山大川写生之旅’活动是从去年7月份在黄山启动,到2016年猴年结束。徐培晨教授名山大川写生之旅分成红、绿、蓝三个系列,红色题材是革命圣地系列,绿色题材是自然山川系列,蓝色题材是海洋系列。因为艺术家在研究学习优秀传统的同时,更要着重走向生活,只有深入到大自然中汲取濛养,艺术作品才有生命力。此行活动就是践行艺术家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通过徐教授手中的画笔来表现祖国壮美的山河,同时呼唤社会各界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这就是策划这个活动的目的。”

  此次活动由中国画学会、徐培晨艺术馆、南京广厦美术馆主办,江苏金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美国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承办,南京猿公酒业有限公司协办。山海情怀·徐培晨教授名山大川写生之旅——韶山行,他深入生活采集创作素材,再一次亲身感悟了伟人的精神。

  文/应稼昌 倪洁

Copyright © 2011-2023 xupeich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2045583号